城門水塘1小時秘道 閃遊香港最大石澗

休閒消費

發布時間: 2016/07/20 11:35

最後更新: 2016/07/21 14:12

分享:

分享:

大城石澗每逢夏日必有攀澗者前往遊玩,但徒步都能前往,這個大潭是純粹步行最遠可達的地方。(Kin Lau攝)

大城石澗位於城門水塘北端,源於香港最高的大帽山,頗接近荃灣,昔日直接流出沙田海,是香港最大的石澗。此澗會被視為攀澗者一試身手之場地,難度雖不高,但對一般遊人來說,要爬石、跳石仍屬高難度。但只要懂得走捷徑,就可以徒步深入,領略石澗的清涼世界。

攀澗者攀石涉水玩法

多數攀澗者都會循菠蘿壩自然教育徑再經林道北上,到了一條石屎橋(人稱「灰橋」),橋下偌大的清潭樹影婆娑,環境清幽,此正是大城石澗下游最大的水潭,由於澗口不難前往,每逢假日吸引不少遊人玩水乘涼(此潭雖可愛,但請勿游泳,否則漁護署巡邏車在橋上經過,會順便票控在集水區游泳人士)。

要溯澗而上,需穿過灰橋橋頭的密林小徑。第一關須涉水過澗,下游河谷雖不太難爬,但石澗多處地方必須涉水,下身盡濕。此段景物比較平淡,不用花太多精神觀賞。然後中段是大潭奇石區,也是石澗的精華;經過長瀑「王母瀑」後,最後從「肥佬麥」離開,循「虎踪徑」下山回到城門水塘。全攀澗約要花4小時,但需有攀澗經驗及足夠體力。

步行前往大城石澗的捷徑由此路進入。(攝影:Kin Lau)

不想攀爬大石,或許你與小孩同行,可參考這條秘道路綫:

講明是秘道,就不一定是正式的路綫,不是地膽有機會迷路;這裏有9張照片,加上文字讓大家認路,跟住去應該無問題。

先循菠蘿壩自然教育徑上城門林道,向西走約100米,林道右側有條向上爬的分岔路(城門林道-龍門段),沿着這條林道上坡約300米,就到達坳頂,爬坡當然有點熱,會流點汗;但這裏時有清風吹拂,當作是努力的獎賞。沿林道前進,周圍是茂密的樹林,在夏天是真正的林蔭大道。

網上地圖純粹供參考,用於行山不可靠,須帶內容較複雜的地圖。(網上圖片)

石屎林道的終點,這裏是林徑的起點。(攝影:Kin Lau)

林道盡頭跟林徑相接,循入大帽山茂密的叢林。

叢林裏有昔日村民留下的駁坎,現在已全然回歸大自然。(攝影:Kin Lau)

叢林裏,保存了城門水塘建塘前,村民在山坡造田遺下的駁坎,現在都變回大自然的一部分,有涓涓流水從石罅滲出。

駁坎附近「有山洋湖地」界碑,是昔日村落的分界綫。(攝影:Kin Lau)

這裏是秘道的轉折點,請勿向右,「路不通行」牌後的小徑卻可通往大城石澗。(攝影:Kin Lau)

經過大城石澗的支流後,看見第一個「路不通行」牌,不要進入,隨後林徑會向右引領行山人士下山,亦不要跟隨;此刻要注意前方左面第二個「路不通行」牌,繞過它,就見小徑在林中蜿蜒。路徑更狹窄,叢林更茂密,但並非不可行。

距離大城石澗中游約100米,可循這條隱沒於草本植物的小徑進入。(攝影:Kin Lau)

循小徑前行不久就聽見隆隆水聲,大城石澗在不遠之外奔騰。小徑在上山前,會看見右邊小片長滿青草的平地,就離開小徑,轉往那條更狹窄的小徑到石澗。

離開小徑出口,樹蔭下就看見這些淺潭,已經是大城石澗中游龍泉谷河段。(攝影:Kin Lau)

昔日的行山人士一手一腳用石塊砌了這條小徑,方便步行到「龍泉谷」。(攝影:Kin Lau)

中游龍泉谷夠寧靜

樹蔭之下,那裏是石澗的中游位置「龍泉谷」,大家可沿着前人以石塊砌成的小徑上攀,避開澗道。不少遊人在此段澗道鋪石修飾成溪邊的石台,各據一隅,享受一天靜謐的假期。

若能找到空位,也可以像他們那樣停下來享受一下,聽下水聲,洗洗臉。從菠蘿壩小巴站到這裏只需約1小時(約2.5公里,如爬澗則需2小時);這裏是沒有攀澗經驗者的極限,要考慮回頭,再往上就需要更多經驗、體能和身手。

注意:

  • 文中介紹的秘道雖然便捷,但路徑有時不明顯,且深入山區;為免迷路,請帶備地圖(例如地政總署出版的《郊區地圖》)及指南針。亦可用手機在每個岔口反向拍照,若回程時迷路可幫助認路。
     
  • 攀澗活動比一般行山更具危險性,請量力而為。
     
  • 大城石澗在天氣晴朗的日子水量充沛,在下雨天就請勿前往,因隨時會出現山洪,以往曾造成傷亡事件,敬請小心!大帽山落差大,山上與山下天氣可以相差很遠,山上下大雨,山下未必會即時發現;請隨時留意天氣預報,若發現澗水混濁變成黃色,請即遠離。
     
  • 到此行山最好選擇天氣晴朗,風速稍強的日子,體感溫度會較低。
     
  • 路程稍遠,須事先通知家人;穿着適當戶外裝束,帶備足夠糧水、雨具。
     
  • 最好與有經驗行山人士隨同,或跟隨行山隊前往。
     
  • 為免摸黑下山,請在下午3時前回程。
     
  • 大城石澗位於深山,請帶走垃圾,不要污染水源。

交通:荃灣港鐵站外川龍街乘專綫小巴82號至城門水塘。

撰文 : Kin Lau TOPick記者